《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中 诚信建设内容的梳理与解读

发布时间:2021-06-04    |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梳理诚信建设相关内容如下:

原文: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注: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法诚信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原文:指导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读:培育和践行诚信核心价值观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

原文:总体目标。到2025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解读:诚信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

三、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

原文:完善社会重要领域立法。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加强见义勇为、尊崇英烈、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等方面立法。

解读:要完善弘扬诚信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

原文:加强道德规范建设。注重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解读:把符合诚信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

原文: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建立完善失信惩戒制度。结合实际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和异议制度,鼓励和引导失信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完善诚信管理和诚信自律机制。完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强诚信理念宣传教育,组织诚信主题实践活动,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出台信用方面的法律。

解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信用修复机制和异议制度、行业协会商会诚信建设、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完善、诚信理念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以及信用方面的法律建设等是九个方面市社会诚信建设的主体内容。

四、加强权利保护

原文:保障行政执法中当事人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持续加强政务诚信和营商环境建设,将产权保护列为专项治理、信用示范、城市创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决定、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决定、行政征收决定等,依法予以公开。

解读:政务诚信将建设是保障执行政法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产权保护是信用示范的重要内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五、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原文: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推进市域治理创新,依法加快市级层面实名登记、社会信用管理、产权保护等配套制度建设,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使法治成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解读:加快社会信用管理市市域治理创新和现代化试点的重要内容

六、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原文:完善网络法律制度。完善网络信息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制定完善对网络直播、自媒体、知识社区问答等新媒体业态和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办法。

解读:要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原文:培育良好的网络法治意识。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工程。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和惩戒机制,推动网络诚信制度化建设。

解读:实施诚信价值观传播的互联网工程。互联网信息服务黑名单制度和惩戒机制。网络诚信制度化建设。